惟实励新做教研 笃行致远提素养
周口市文昌小学赴灵宝参与河南省课堂教学切片诊断研讨会
近日,河南省课堂教学切片诊断研讨会暨切片诊断成果展示会第三次会议在灵宝市举行。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鲍聪晓,河南省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河南大学二级教授魏宏聚,三门峡市教育局副县级干部张文娟,灵宝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段建强,《中小学管理》杂志社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崔若峰,《中国教师报》记者朱晨菲,河南大学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王丽娟、陈雪强、杨登伟,三门峡市、灵宝市教研员,各基地学校领导及教师代表等350多人出席会议。周口市文昌小学7位优秀教师在业务副校长窦金乾的带领下应邀赴灵宝市参加了此次盛会。

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鲍聪晓在开幕式讲话中强调,开展课堂教学切片诊断项目推广工作对于助推教学方式变革、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深化巩固“双减”成果、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等具有重要意义,要进一步明晰切片诊断教学研究基本原理,并期待通过本次会议深化教研工作,提供教研新思路、新策略。
研讨会上,河南省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河南大学魏宏聚教授在会议专题培训中,围绕“教学结构设计与教学板书设计”主题,通过对课堂教学切片诊断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和总结,阐述了课堂教学设计的概念、结构、原理和操作原则、策略,并强调了板书设计的重要性,就板书设计的常见问题以及静态板书、动态板书设计要求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解读。同时,在培训中带领与会人员再次深入思考“一节课如何分析是专业、准确与有效”的问题,让大家明白课堂教学切片诊断是什么,它带动学校发展的原理是什么,及今后如何有效实施这一项目。
灵宝市实验初级中学校长张战坤、郑州市第六十中学副校长朱小艳和伊川县实验小学校长殷小丽三位校长从问题与背景、实践与探索、成效与反思三方面,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本校课堂教学切片诊断的管理经验与探索。会议交流促进了教育实践的深入探讨和共同发展。

分析报告展示环节,郑东新区河南大学附属学校赵威、灵宝市实验小学李芳菲等11位来自全省各地的教师代表,围绕“教学板书设计”“教学结构设计”两大模块,结合自身实际,依次作了各有特色的切片分析报告。他们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将板书设计原理或课堂教学结构和线索设计原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窦金乾副校长作为评委参与了优秀切片分析报告的评选。

在参观基地学校活动中,与会人员参观了灵宝市实验初级中学。大家饶有兴趣地了解了灵宝市实验初级中学、灵宝市实验小学、市五小和市三中的课堂教学切片诊断方面的实践和成果,并观看了灵宝市实验初级中学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我校教师代表与会期间,认真听讲,用心记录,积极交流,及时书写学习感悟,纷纷表示收益良多。
窦金乾副校长:课堂教学切片诊断理论不仅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也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周口市文昌小学作为河南省切片诊断成果推广基地学校一直非常重视教师的培养和成果的推广。截至2024年6月,我校教师上教学研讨课50多人次,形成优秀课例100余节;做切片分析报告68个;上报河南省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中心36个;外出参加全省集中切片诊断成果推广培训33人;窦金乾副校长和李艳华老师分别在鹤壁会议和郑州会议上受邀进行了切片分析报告展示交流;学校切片诊断研究成果资料库在前期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了充实和提升。我校教师在开展切片诊断校本教研过程中,参与教师迅速成长,学校教研品质进一步提升,校本研修模式、研修成果进一步推广,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在实践过程中,老师们越来越明晰:课堂教学切片诊断成果不仅是一种听评课的评价手段,更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通过持续参与切片诊断研究活动,老师们可以学习到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校将继续关注课堂教学切片诊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努力将所学应用到实际教学教研中去。同时,我们也期待与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共同交流、探讨,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白璞副主任:河南省教学切片诊断研讨会专题培训中,让我再次享受了知识的盛宴。魏教授讲授的的教学结构让我深有感触,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过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符合三个规律:一是教材本身的规律,二是学生认识规律,三是不同课型的规律。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该理论联系实际,以核心素养为抓手,读懂课标,读懂学生,灵活运用教材,研究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注重课堂的有效性、实用性,做智慧型、研究型老师,为做新时代教育的大先生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白晓轩老师:很幸运能够参与此次课堂教学切片诊断研讨会,感谢学校领导的悉心安排,为我们年轻教师搭建了宝贵的学习平台。通过聆听魏教授和教师们的优秀成果,受益颇丰。在此次会议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板书设计板块。魏教授强调板书产生于教学经验,是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板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思考,巧设计,不断优化板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与反思,吸取专家和优秀教师的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刘群莉老师:初次参加河南省课堂教学切片诊断研讨会,不同的老师,有着不一样的见解与感悟,思想的碰撞,使我领悟颇多。知识注入生命,生命融入知识,知识变得更鲜活,生命变得更厚重。魏教授讲到,课堂教学结构是为完成教学目标而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及活动之间的编排和流程。整个会议过程,丰富了我的理论和实践性知识。
郭俊洁老师:很荣幸参加河南省课堂教学切片诊断研讨会,听了魏教授及各位老师的切片分享,我收获颇丰。板书是有效教学的必要构成,也是强化知识学习,体现教学艺术美的载体。板书与相应的教学活动同步,可以最大效果的强化理解与记忆。今后我将继续追求进步,在日常教学中发现、提取教学经验,并内化与运用,促进自身专业水平提升。
张露凡老师:首先感谢校领导,让我有机会参与河南省课堂教学切片诊断研讨会。通过学习,收获良多。印象最深刻的是魏教授以教学切片为镜,精准剖析教学设计精髓。其强调的教学结构与板书设计的艺术,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智慧启迪。板书设计的细致解读,尤显匠心独运,让静态与动态板书焕发新生。案例分析的实战演练,更是让理论落地生根。会后深感教学艺术博大精深,此次学习,犹如明灯照亮学习之路,今后我会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
王林浩老师:魏教授的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应成为学生思维的引导者。课堂教学切片诊断不仅是一种教学分析工具,更是一种教研方式的革新。培训中,魏教授对板书设计提出了静态与动态结合的建议,这种设计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提升了我对于教学细节的把握。培训让我对课堂教学切片诊断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感谢学校领导给予宝贵的学习机会,这次培训不仅丰富了我的教学理念,也为我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我期待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应用到我的教学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徐枫老师:近期我有幸参加了切片教学研讨会培训活动,让我在板书设计以及课程设计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收获。其中板书设计给我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本次培训的目标旨在提升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技能,使板书设计能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了切片教学板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学会了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计更加高效的板书。板书设计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好的板书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知识。
惟实励新,聚焦课堂切片成果;笃行致远,提升教学教研素养。周口市文昌小学始终坚持以创新和实践为驱动力,以开放和包容的精神,创建和丰富“和美课堂”,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不断进行新的探索。